O3

藝行研究員

謝茵

藝術範𤴆 : 舞蹈

「母親與我(的尺),我與女兒(的尺),三代在不同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尺)如何相生與相剋?」

謝茵經歷過不同城市的社會,在不同國度下,其生活形軌的變遷,默默耕耘出好不一樣的道理和處事方式。那不同背景下走著的步韻,究竟如何沉積在她作為「女兒」、「母親」和「藝術家」於一身的靈軀,不斷梳理出的行動(包括舞蹈),又折射著怎麼不一樣的文化顏色,合成著此間和那刻的對話?

謝茵在研究群組曾如此寫下問題:「母親與我(的尺),我與女兒(的尺),三代在不同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尺)如何相生與相剋?」

一個女子,由女兒變成母親再輾轉回顧自己母親作為一個人的種種想像,其中的生命旅程,真可成為「史詩式」的「時代創作」!箇中可解構的故事情理和人物的演化過程,總教我想起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在時代輪轉下,尋常人物的滄桑歲月,究竟是怎樣的一幅圖畫?

所謂三代人,又豈止是「三代的故事」而已?三代,已是半個世紀的事!回看半個世紀的中國大陸和香港間不斷變化著的「特殊情愫」,那又可以用怎樣的「尺」去細看三代女子各自要面對的人生?

當無法一下子改變大環境的影響下,尋常眾生每日生活中,如何量度每天情理的標準?難道,都只是接「上代」(包括累計的世代)傳下來的點滴概念,從中延伸開展當代的想像?假如細心審視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一景一物,其存在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文化尺度?揉合著多少雜成的信念,或為生活以及拼揍著怎麼的「生存價值」?如此種種,給每日生活空間,雕塑出怎樣的人情,其「尺」怎辨?

謝茵經歷過不同城市的社會,在不同國度下,其生活形軌的變遷,默默耕耘出好不一樣的道理和處事方式。那不同背景下走著的步韻,究竟如何沉積在她作為「女兒」、「母親」和「藝術家」於一身的靈軀,不斷梳理出的行動(包括舞蹈),又折射著怎麼不一樣的文化顏色,合成著此間和那刻的對話?

由家長教條式的成長教育,到慢慢可獨立自主的生活旅程中,謝茵目睹過上代的「尺」和當代蛻變著的「尺」,究其可「伸」可「縮」的長短度不一,又多少可回到當下文化情境,真箇考量出「尺」與「尺」間的可能隙縫,細看其人情理據?究竟和女兒說著的情感,又是源自那一個國度的自身(及他人)經歷,默默形塑出的個性,其滋味又可如何細緻形容?

作為一個移民城市的一份子,目睹的文化變遷,似乎都吸收著某種所謂「打拚」和「謀生」的經濟發展命脈,在極度以物化彌補缺乏根脈的情感,如此城市氛圍下成長,家庭的形軌,似乎早脫離了「昔日(氏族)雄風」,當中轉變著的、整型著的文化趨勢,又意味著剩下多少可相互私密交通的思想渠道?

在「鄕情」和「土地」變成難以清楚辨識的維度下,唯有回到身體本然,聆聽或然缺席的這個哪個,其中「尺寸」,又是怎樣去閲讀的「差/異」?

對謝茵而言,昔日紥根的成長價值,曾幾面向的挑戰和改變,畢竟可如何分別和母親及女兒分享其中經驗?她眼下的「相生相剋」,究竟應從那裡說起?母親抽屜中的細密可有打開過?女兒的秘密究竟又可以只是身體進入青春期的迷思?三代人的「青春期」,歸根又是怎麽不一樣的事?不同時代和不同城市處境下的實況,默默如何改寫著「生/剋」的情愫?箇中內部,整合著怎樣的身體意志,或許,已是很不簡單的尋味了⋯⋯

何應豐/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六日

2002 年加入香港舞蹈團並擔任首席舞蹈員。謝氏自 2005 年開始參與創作,兩次憑聯合編創作品於 2006 年及 2008 年獲香港舞蹈年獎。2012 年憑《破曉》獲紫荊杯國際舞蹈邀請賽創作銅獎。2008 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邀請創作《踪跡之雨喻》及 2012 年為香港芭蕾舞團創作《末日‧重生》之〈蓮花〉。

曾擔任大型舞劇《花木蘭》、《風雲》、《倩女.幽魂》、《中華英雄》及《白蛇》之聯合編舞等;最近作品為《三城誌》之《四季》。2012 年至 2014 年獲邀為香港演藝學院中國舞系客席導師,現為香港舞蹈團駐團導師。

行動研究記錄

一個以 「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 為核心對象的藝行研究和實踐計劃

《如花。如水。如母》是一個甚麼計劃?

《如花。如水。如母》是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對象的藝術行動研究與實踐計劃。計劃由2020年10月啟動,一直至到2021年12月完結;在第一階段我們會邀請100位香港媽媽參與「繪。話」自己 – 母親工作坊,讓媽媽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各位媽媽的分享亦將會是計劃中非常重要及珍貴的部分。

整個計劃以母親工作坊為起點,同時亦邀請了15位本地藝術家參與,在完成收集100位媽媽的故事後,藝術家們會透過這些故事,融合他/她們的研究與實踐,再把故事以不同的藝術方式展現出來。

由媽媽分享故事的一刻開始,藝術家們便與她們一起體驗一個完全屬於母親的旅程;當中的創意互動網站、紀錄電影、書籍出版、公眾論壇以及明年12月舉行的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主題的藝術行動展覽,將更立體多元的把「香港母親」的故事帶到大家眼前。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2020 Ho Bit Goon & tHINKING bOX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2020 Ho Bit Goon & tHINKING bOX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