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9

藝行研究員

黃嘉詠 Carol

藝術範𤴆 : 舞蹈

「時代變遷中,媽媽如何藉著「五感」的體驗和經歷,去審視「新」「舊」差異的養育方法?」

已為人母的Carol,所訂下的問題,必然和自己切身經驗有關。愛舞蹈藝術的她,自然對於「五感」有特別強烈的感覺。似乎,她最關注的是「時代變遷」和「新」與「舊」間如何平衡去「養/育」子女!

Carol給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時代變遷中,媽媽如何藉著「五感」的體驗和經歷,去審視「新」「舊」差異的養育方法?」

已為人母的Carol,所訂下的問題,必然和自己切身經驗有關。愛舞蹈藝術的她,自然對於「五感」有特別強烈的感覺。似乎,她最關注的是「時代變遷」和「新」與「舊」間如何平衡去「養/育」子女!

身處正在強烈蛻變中的城市,可以想像母親的角色變得更比昔日尋常日子緊張。當「五感」似乎容易被每天社會資訊爆炸的環境淹沒下,理性思考似若即若離,難以駕馭!各自試圖抓住「合理解釋」的維度,又看似愈來愈荒誕!究竟作為母親,以至作為如此城市中的一個人,可以如何調適每日心性,讓兒女感到可重複安心的存在和學習感覺,似乎是很實在的問題。

誠然,誰會有即時的答案?在個體和群集間如何找出平衡,超越二元對立的單一想像,「五感教育」似乎是母親的召喚,回到生命根脈,唯感悟生活於行動當下,自有「社會規情」外可感悟的人文風景!

當社會的形構,又是另一番古遠的「文明演化過程」,在不同歷史、政治及地緣文化衍生出很不一樣棋局,一個母親又可如何面對眼下的「現實」,追尋可給子女立足的「理想地」?

吊詭的是:成長中的(社會)教育(包括舞蹈教育),多缺乏訓練五感的觸覺!母親和子女間因懷孕而種下的脈動的連結,本來是上佳的「五感基礎」,奈何,在社會化過程中,強烈的自我審查或長期以來習慣接受「社會鑑定」的念頭,一再把本然的力量削弱,就連「舞蹈界」都同時容易給框住在「被認可的技法」之中,好不留神又把五感的敏感性鎖住了!

藝行研究,正是藉著行動中的身體,打開尋常思考的方式,感悟慣性以外的學問。Carol先後紀錄的兩次即興行動,似乎在提醒我們:看清身體習性和可能重構問題在身體行動間或許剎時流走或乍現的琉璃光影,是需要第三隻眼睛的在場!

誰會想及,那奇妙的雨水,給第三次藝行增添了很不一樣的外圍條件,也給身體帶來一新慣性以外的觸感⋯⋯

原來,「新」與「舊」是同時存在於身體裡外,各自早被「養育」成性,時時刻刻的相互拉扯著,其界線又畢竟是如此模糊的⋯⋯

Carol行動中的「一條線」,意味著某種差異和分隔,猶豫兩邊的過程中,身體卻坦白的告訴行動中的行者:當中的「抉擇」是如何走出來的?或許,當一刻發現,這條「線」從來不只一條,它只是萬維網上其中和萬物交織著的一小部份而已,觀照的維度便好不一樣了!

身體本來存在的「新陳代謝」,其實是對「新」與「舊」概念上很好的提醒!「念頭」的建築,頓成為關鍵體,可有力挪移「養(性)育(德)」的奇妙力量!也是克服「問題」變作為「難題」看待的重要意識,將它演化成「好奇」的「恩物」,也是一種自強的「邀請」!

何應豐/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六日

2005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藝術學士),主修現代舞 (舞蹈教學及編演)。其後成為自由身舞者及導師,任教於香港的幼稚園、中小學、專上學院、社福及特殊教育機構,更參與不少本港著名舞蹈團之演出。於 2009 至 2013 年投身藝術行政工作,分別於香港芭蕾舞團教育及外展部任職教育及外展統籌、香港青年協會文化藝術組行政助理 (香港起舞及香港無伴奏合唱節),協助籌備大小型藝術活
動及課堂。

2013 至 2014 年加入著名瑜伽服裝品牌 Lululemon Athletica 成為其尖沙咀陳列室之助理經理,推廣瑜伽之活力理念,更分享優質瑜伽服的好處。由 2011 年至今,以一對巧手與人分享自己的一門興趣「手工肥皂」,先後成立品牌「Soapmate ‧抱抱皂」及開設工作室,教授這門傳統冷製肥皂藝術,結識造皂合作夥伴;其間參與本地品牌「區區肥皂 So Soap+」所辦的 Be a Soapmaker Start Up Camp,之後亦有幸擔任工作坊的助理及教學工作,進一步擴闊手工皂知識。她希望這可以成為每個人的綠色生活態度,從生活中的小點子作出改變,回歸健康自然,愛自己,愛身邊人,愛我們的地球母親。現專注學習生物動力顱骶治療 (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了解身體和大自然,天地人的連繫,希望能透過雙手去從心給予和接收。

行動研究記錄

一個以 「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 為核心對象的藝行研究和實踐計劃

《如花。如水。如母》是一個甚麼計劃?

《如花。如水。如母》是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對象的藝術行動研究與實踐計劃。計劃由2020年10月啟動,一直至到2021年12月完結;在第一階段我們會邀請100位香港媽媽參與「繪。話」自己 – 母親工作坊,讓媽媽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各位媽媽的分享亦將會是計劃中非常重要及珍貴的部分。

整個計劃以母親工作坊為起點,同時亦邀請了15位本地藝術家參與,在完成收集100位媽媽的故事後,藝術家們會透過這些故事,融合他/她們的研究與實踐,再把故事以不同的藝術方式展現出來。

由媽媽分享故事的一刻開始,藝術家們便與她們一起體驗一個完全屬於母親的旅程;當中的創意互動網站、紀錄電影、書籍出版、公眾論壇以及明年12月舉行的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主題的藝術行動展覽,將更立體多元的把「香港母親」的故事帶到大家眼前。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2020 Ho Bit Goon & tHINKING bOX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2020 Ho Bit Goon & tHINKING bOX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