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請向下滑
《如花。如水。如母》策展人何應豐經歷了各位母親的「繪。話」和藝行研究員的回應體驗後送出的「信」⋯⋯
《如花。如水。如母》是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對象的藝術行動研究與實踐計劃。計劃由2020年10月啟動,一直至到2021年12月完結;在第一階段我們會邀請100位香港媽媽參與「繪。話」自己 – 母親工作坊,讓媽媽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各位媽媽的分享亦將會是計劃中非常重要及珍貴的部分。
整個計劃以母親工作坊為起點,同時亦邀請了15位本地藝術家參與,在完成收集100位媽媽的故事後,藝術家們會透過這些故事,融合他/她們的研究與實踐,再把故事以不同的藝術方式展現出來。
由媽媽分享故事的一刻開始,藝術家們便與她們一起體驗一個完全屬於母親的旅程;當中的創意互動網站、紀錄電影、書籍出版、公眾論壇以及明年12月舉行的一個以「二十一世紀香港母親」為主題的藝術行動展覽,將更立體多元的把「香港母親」的故事帶到大家眼前。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給母親的你,給我的母親
牽手
我沒有印象要拖住兄長的手出街,有印象拖弟弟的手去玩。
我有印象拖叔叔的女兒的手去玩,有印象拖鄰家女孩的手去玩,已有強烈異性相吸的感覺。
我有印象拖嫲嫲的手,也是拖得最多,因為我成為一個照顧者,去感應她身體的重心移動。
直至她臨終前,我看到父親如何捉緊嫲嫲的手,那是最後的牽手。
我有和你分享,我最想拖媽媽的手,因為目前她還不肯給我牽手。
我有拖過很多女孩子的手,總的結我評分很高,卻沒有人牽手終老。
妳好嗎!那天聽你說故事,從小就學跳舞的你,很多對身體的記憶我們都有相似之處。
我發現自己對身體的不自信(或太自信)和有時會苛刻地使用它成為自己的工具,還會生氣她筋這麼緊、腳背又不好、力量不夠,一直嫌棄她⋯⋯直到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在台上表演,閒時會簡單的練練功,沒有了目的,開始聽到身體的聲音,呼吸、骨頭、重心,這些平凡的內在終於有機會得以開啟,很享受這種時間,自己真正回到自己,這麼多年過去才喜歡上了練功。
11歲時,母親送給即將讀寄宿學校的我,不知不覺,「它」到現在已陪著我走過了幾十年的歲月,一直默不作聲。這段時間再重聽每一位母親的身體故事,內裡有不同的物件經過她們的生命旅程,讓我也有機會再次面對「它」,訴說過往的經歷和母親那些年對我的寄望,「它/她」早已成為了我身體的一部分!